輝達財報創新高,股價突破1000美元事件

輝達財報亮眼!營收暴增262%,股價站上1000美元大關

輝達(Nvidia)在美股盤後公佈的財報表現亮眼,第一季度營收年增262%,達260.4億美元,大幅超越市場預期的246.5億美元。強勁的財報表現也推動輝達股價盤後勁揚逾6%,並且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關,可說是近期股市的一大亮點!

輝達的強勁表現,主要得益於人工智慧(AI)的熱潮,以及資料中心業務的強勁成長。這家公司被譽為AI晶片領域的龍頭,其產品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包括遊戲、資料中心、汽車等。

輝達財報亮點:營收暴增、展望樂觀

輝達的財報亮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營收大幅成長: 第一季度營收年增262%,達260.4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246.5億美元。
  • 預估第二季度營收續創新高: 輝達預計第二季度營收將達到280億美元,優於分析師預估的266.6億美元。
  • 資料中心業務成長強勁: 資料中心營收年增427%,達到194億美元,成為輝達最大的銷售來源。
  • 遊戲與AI PC部門表現穩健: 遊戲與AI PC部門營收季減8%,但相較去年同期仍成長18%。
  • 汽車產品營收呈現復甦: 汽車產品營收呈現復甦,季增17%,年增則是11%。
  • 宣佈股票分割: 輝達宣佈將進行1拆10股票分割計畫,預計6月10日生效,以提高股票流通性,吸引更多投資人。
  • 現金股利提高: 輝達也將現金股利提高150%,從普通股每股發放 0.04 美元增至每股 0.10 美元(按拆股後計算)。

輝達強勁的財報表現,也帶動其他AI晶片股上漲,例如超微(AMD)和博通(Broadcom)等。今年以來,輝達股價已飆漲逾90%,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輝達的成功關鍵:AI時代的領頭羊

輝達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主要由以下因素促成:

  • GPU的優勢: 輝達的GPU在圖像處理方面具有強大的性能,這也是AI應用開發的重要基礎。
  • 產品多元化: 輝達產品涵蓋從遊戲到資料中心、汽車等多個領域,這讓其能夠抓住不同產業的發展機會。
  • 生態系統建立: 輝達積極與軟體開發商、硬體製造商等合作,建立完整的AI生態系統,促進產品的應用與推廣。
  • 積極的研發投入: 輝達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技術,維持其在AI領域的競爭力。

AI時代的巨大商機

AI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輝達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從資料中心的雲端服務,到遊戲、汽車、醫療等不同產業,都需要強大的AI計算能力。輝達的產品和技術,正好滿足了這些需求。

輝達的成功,也反映了AI時代的到來,以及AI技術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未來,AI技術將會改變更多產業,為人類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效益。

輝達的未來展望:挑戰與機遇並存

儘管輝達的財報表現亮眼,但其未來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 競爭加劇: 隨著AI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投入AI晶片領域,輝達將面臨來自英特爾、超微等公司的競爭。
  • 供應鏈瓶頸: 全球晶片短缺問題尚未完全解決,輝達也需要克服供應鏈瓶頸,確保產品的生產和供應。
  • 安全性和道德問題: AI技術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安全性和道德問題,例如數據隱私、演算法偏見等,輝達需要積極應對這些問題。

然而,輝達的未來發展也充滿了機遇:

  • AI技術的持續發展: AI技術正在不斷進步,為輝達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
  • 新興市場的擴張: AI技術在醫療、金融等新興市場的應用,為輝達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 多元化產品和服務: 輝達可以通過開發更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擴大其市場份額。

總之,輝達作為AI時代的領頭羊,其未來發展充滿了挑戰與機遇。相信隨著AI技術的持續發展,輝達將繼續保持其領導地位,為全球經濟帶來更多貢獻。

相關文章

Z80 微處理器掛靴!Zilog 宣佈停止生產經典 Z80 CPU 晶片

告別經典,Z80 微處理器掛靴啦!

各位電腦老玩家和科技愛好者們,有一個消息要告訴大家:陪伴我們走過 48 年的 Zilog 公司宣佈,將於 2024 年 6 月 14 日停止生產旗下經典獨立 DIP(雙列直插封裝)Z80 CPU 晶片。

Z80 的輝煌歷史

這顆 8 位元微處理器於 1976 年初次問世,當時可是風靡一時,特別是搭配 CP/M 作業系統,在小型企業 PC 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它更曾是任天堂 Game Boy、Sinclair ZX Spectrum、Radio Shack TRS-80、吃豆人電玩機和 TI-83 繪圖計算機的心臟。

最後的呼喚

Zilog 在 2024 年 4 月 15 日發布的客戶信函中表示:「我們的晶圓代工廠將停止對 Z80 產品和其他產品線提供支援。請參閱附上的 Z84C00 Z80 受影響產品清單。」

通常設計師會採用 Z84C00 晶片,原因可能是熟悉 Z80 架構,或是希望升級舊系統而不大幅度重新設計系統。儘管後續許多嵌入式晶片架構在速度、處理能力和效能方面都超越了這些 Z80 晶片,但在不需要額外馬力就能應付的產品中,它們數十年來仍是首選方案。

仍在服役的 eZ80

Zilog 將繼續生產 eZ80 微控制器系列,該系列於 2001 年推出,是 Z80 系列的升級版,運行速度更勝一籌,並採用不同的實體封裝配置和引腳配置。

一場微電腦革命

8 位元 Z80 微處理器誕生於 1974 年,由 Federico Faggin 設計,是 Intel 8080 的相容升級版,時脈速度較高、內建 DRAM 刷新控制器,並擴充了指令集。它廣泛運用於 20 世紀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期的桌上型電腦、大型電玩機和嵌入式系統中,更成為多款遊戲機的基石,例如 Sega Master System。

S-100 公車上的明星

在 20 世紀 70 年代中後期,Z80 成為 S-100 總線機器的熱門 CPU。S-100 總線是一種 100 針模組化總線系統,在早期個人電腦中相當常見,它能讓各種廠商的卡件輕鬆組裝成系統。Digital Research 將 Z80 視為 CP/M 作業系統的關鍵平台,而 Z80 與 CP/M 的組合也因此聲名大噪,支援了數十種小型企業電腦,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執行 Microsoft MS-DOS 的 IBM PC 相容機成為新的產業標準。

Microsoft 的第一炮

很有趣的是,Microsoft 的第一款硬體產品,也就是 1980 年推出的 Apple II Z80 SoftCard,把著名的 Zilog CPU 添加到這台經典個人電腦上,讓使用者得以在 Apple II 上執行 CP/M。1982 年,比爾蓋茲宣稱 SoftCard 安裝量已成為最大的單一 CP/M 機器使用者群體。

2024 年 6 月,最後的機會

Zilog 即將停產多款 Z84C00 晶片,這些晶片仍以經典的 40 針 DIP 封裝形式供應,令人回想起 20 世紀 70 年代的經典 Z80 CPU 晶片。這些獨立晶片只包含 CPU 本體,不具微控制器常見的 RAM 和其他輔助裝置。DIP 設計採分離式塑膠封裝,兩側各有一排 20 個引腳,中間夾著真正的嵌入式矽晶片,外觀與 20 世紀 70 年代的經典 Z80 CPU 晶片相似。

6 月 14 日之後,Zilog 將停止接單、製造數量足夠的已下訂單,然後把最後一批晶片交送給 Mouser Electronics 和 Digikey 等經銷商。

停產清單

Zilog 在信函中提供的停產清單中包含 Z84C00 系列的 13 款產品,這些晶片屬於 Z80 家族,時脈速度從 6 到 20 MHz,並維持與原始 Z80 架構的相容性。以下列出將停產的料號清單:

  • Z84C0006VEG
  • Z84C0006PEG
  • Z84C0010PEG
  • Z84C0008AEG
  • Z84C0020VEG
  • Z84C0008PEG
  • Z84C0010AEG
  • Z84C0008VEG
  • Z84C0010VEG
  • Z84C0010VEG00TR
  • Z84C0020AEG
  • Z84C0020PEG
  • Z84C0006AEG

Z80 的未來之路

儘管 Z80 架構會持續存在於 eZ80 的形式中,但看來這已經是經典 DIP 封裝的獨立 8 位元 Z80 CPU 晶片的最後告別禮了。我們已向 Zilog 詢問 Z80 平台未來計畫的說明,但在截稿前尚未收到迴音。

相關文章

AMD 推出全新 Ryzen Pro 8040 系列 AI 晶片

AMD 推出全新 AI 電腦晶片

隨著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蓬勃發展,晶片製造商積極推出效能強大的晶片,以搶佔 AI 電腦市場。

什麼是 AI 電腦?

AI 電腦是具備內建處理器,可執行 AI 功能的個人電腦,例如即時摘要和翻譯語言。

AMD 發布新晶片

AMD 發布了 Ryzen Pro 8040 系列筆電和桌上型電腦晶片組,採用先進的 4 奈米製程技術,號稱是迄今為止商用電腦最強大的晶片。AMD 在 2 月的新聞稿中表示,預計這些晶片將在 2024 年第二季開始應用於惠普和聯想等公司的電腦型號中。

市場競爭

這些新的 AMD 晶片將與 NVIDIA 和 Intel 為 AI 電腦特別設計的晶片競爭。與 NVIDIA 類似,AMD 並不自己製造晶片,而是委託半導體代工廠,主要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臺積電。臺積電目前生產 3 奈米晶片,並計畫在 2025 年開始量產 2 奈米晶片。一般來說,奈米尺寸較小的處理器效能和效率更高。

AI 電腦的未來

AMD 和 Intel 認為,AI 電腦是產業的新時代。2022 年,隨著 ChatGPT 的推出,AI 領域迎來重大進展。AMD 總裁韋克特·彭在 2 月份告訴 CNBC,AI 個人電腦市場將持續成長,預計在 2024 年下半年會加速被採用。

英特爾執行長 Pat Gelsinger 在 2023 年紐約舉辦的發表會上表示:「我們認為 AI 電腦將成為未來一年的焦點。」

晶片產業

主要的晶片製造商競相發布更高效、更強大的 AI 應用晶片。NVIDIA 在 1 月初發布了新 GPU,專門用於在宏碁、戴爾和聯想等公司的電腦上執行生成式 AI 應用程式。英特爾在 12 月推出了 Core Ultra 處理器,以在電腦上實作 AI 功能。該公司宣佈,Acer、華碩、戴爾、惠普和聯想等全球首批 230 多臺 AI 電腦將搭載這些處理器。

根據美國研究公司 Gartner 的數據,到 2024 年,AI 電腦出貨量將佔總個人電腦出貨量的 22%。該研究機構預測,今年年底將出貨 5450 萬臺 AI 電腦。

Gartner 的資深總監分析師 Ranjit Atwal 表示:「隨著裝置上產生式 AI 功能的快速採用,AI 處理器最終將成為科技供應商的標準要求。」然而,Atwal 指出,這可能會對供應商構成挑戰,因為他們將面臨產品差異化和增加營收的困難。

重點摘要

  • AI 電腦是搭載內建處理器的個人電腦,可執行 AI 功能。
  • AMD 推出了號稱商用電腦最快的 Ryzen Pro 8040 系列晶片。
  • NVIDIA 和 Intel 也推出了專門用於 AI 電腦的晶片。
  • 預計在未來幾年內,AI 電腦市場將顯著成長。
  • 晶片製造商競相推出更強大、更節能的 AI 晶片。

相關文章

輝達Blackwell登場:AI革命之劍

輝達(NVIDIA)在年度盛事GTC上震撼亮相,推出全球最強AI晶片Blackwell,這不僅是一塊晶片,更是一個全新的平臺。由2080億個電晶體組成的殺手級晶片,採用臺積電4奈米製程,成本和能耗較前代改善25倍,支援多達10兆參數的模型進行AI訓練和即時大語言模型(LLM)推理。

革命性性能

Blackwell的推理性能較前代提升高達30倍,引領AI工業革命。黃仁勳指出,全球七大科技巨頭包括亞馬遜、Google、Meta、微軟、戴爾、OpenAI和特斯拉,將採用Blackwell GPU。

雲端支援

黃仁勳透露,首批提供Blackwell支援執行個體的雲端服務供應商包括亞馬遜雲AWS、Google雲、微軟雲Azure和甲骨文雲基礎設施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等,輝達雲合作夥伴也加入其中。

AI製造廠

輝達推出一系列平臺和工具,使開發者能更容易客製化和建構AI產品。黃仁勳形容輝達為AI領域的臺積電,帶著偉大的想法,將技術帶給製造夥伴,共同推動AI革命。

影響力擴散

黃仁勳在GTC演講中,展現了對臺灣的支持,預測臺灣颱風路徑的AI示範影片,讓臺灣國際能見度大增。

展望未來

輝達的Blackwell不僅是一款晶片,更是推動AI發展的引擎。與全球科技領袖的合作將實現AI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為未來帶來更廣闊的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