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推出全球最大的「類腦」神經形態電腦

英特爾推出全球最大的「類腦」神經形態電腦

科技巨擘英特爾發布了全球最大的神經形態電腦,這項裝置的運作方式旨在模仿人類大腦。英特爾希望能透過這台電腦執行比傳統電腦更複雜的人工智慧模型,但專家表示,在神經形態電腦能夠與現有技術競爭,甚至超越之前,還有一些工程方面的障礙需要克服。

何謂神經形態電腦?

神經形態電腦備受期待,因為它們與傳統電腦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傳統電腦使用處理器來執行運算,並將資料儲存在獨立的記憶體中,但神經形態裝置則使用人工神經元同時儲存和運算,就像我們的大腦一樣。這消除了在元件之間來回傳輸資料的需要,而這正是目前電腦的瓶頸所在。

這種架構可以帶來更高的能源效率,英特爾宣稱其新型的 Hala Point 神經形態電腦在執行最佳化問題時,耗能比傳統機器低 100 倍,這類問題涉及在特定限制條件下找到最佳解方。它還能解鎖新的方法來訓練和執行人工智慧模型,這些模型使用神經元鏈,就像真實大腦處理資訊一樣,而非像目前的模型一樣,機械式地將輸入資料逐一傳遞給每一層人工神經元。

Hala Point 的驚人規模和潛力

Hala Point 由 1,152 顆 Loihi 2 晶片組成,包含 11.5 億個人工神經元,每秒可執行 3,800 兆次突觸運算。英特爾的麥克・戴維斯表示,儘管擁有如此強大的效能,它只佔用了標準伺服器機箱中六個機架的空間,大小類似於一台微波爐。

戴維斯表示,未來有可能建造更大的機器。他說:「我們建構了這種規模的系統,老實說,10 億個神經元是一個不錯的整數。」他補充說:「我的意思是,沒有任何特別的技術工程挑戰讓我們停留在這個層級。」

目前沒有其他現有機器能與 Hala Point 的規模相提並論,儘管預計今年稍晚完成的神經形態電腦 DeepSouth 將有能力每秒執行 2,280 兆次突觸運算。

瓶頸和挑戰

Loihi 2 晶片仍為英特爾製造的小批量原型產品,但戴維斯表示,真正的瓶頸實際上在於軟體層面,這些軟體用於將現實世界問題轉換成神經形態電腦可以執行的格式,並執行處理。這個過程與一般的神經形態運算一樣,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戴維斯表示:「軟體一直是一個限制因素」,這表示目前建構更大規模的機器並沒有太大意義。

持續學習和人工智慧的未來

英特爾表示,Hala Point 等機器可以建立不斷學習的人工智慧模型,而非像目前的模型一樣,需要從頭開始訓練來學習每一項新任務。但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詹姆斯・奈特將此形容為炒作。

奈特指出,當前像 ChatGPT 這樣的人工智慧模型是使用以平行方式運作的顯示卡進行訓練的,這表示許多晶片可以一同執行同一個模型的訓練。他表示,由於神經形態電腦使用單一輸入,無法平行訓練,因此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在這種硬體上進行類似 ChatGPT 的訓練,更不用說設計方法讓它在運作時持續學習了。

戴維斯表示,儘管當今的神經形態硬體不適合從頭訓練大型人工智慧模型,但他希望有一天這些硬體可以採用預訓練模型,並讓模型隨著時間推移學習新的任務。

他說:「儘管這些方法仍在研究階段,但我們相信像 Hala Point 這樣的大型神經形態系統未來可以用非常有效率的方式解決這類持續學習的問題。」

神經形態運算的前景

奈特樂觀地認為,神經形態電腦可以為許多其他電腦科學問題提供助力,並在專家寫出適用於這些獨特硬體的軟體所需的工具更成熟後,進一步提升效率。

它們也能提供一條通往類人智慧,又稱人工通用智慧 (AGI) 的更好途徑,許多人工智慧專家認為,像 ChatGPT 這樣的支援大語言模型無法實現 AGI。

奈特表示:「我認為這是一個越來越不具爭議性的觀點。」「夢想有一天神經形態運算將使我們能夠建立類腦模型。」

相關文章

英特爾代工業務面臨挑戰:錯誤決策拖累成長

英特爾重返晶圓製造的艱難道路:錯誤決定拖累代工業務

英特爾,這家曾經的晶片巨頭,正竭力重振其製造業務,但其代工部門近期的慘澹表現凸顯了這條道路上的重重挑戰。

令人失望的財務表現

英特爾代工業務,即英特爾製造,在 2023 年遭遇了嚴重虧損。營收暴跌 31%,至 189 億美元,而虧損更是擴大至 70 億美元,比前一年惡化了近 40%。

代工業務的失誤

英特爾執行長帕特·基辛格將業務的困境歸咎於一系列錯誤的決定,包括一年前反對使用荷蘭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的極紫外光(EUV)曝光機。這些機器價格昂貴,但可以顯著提高晶片製造的效率和成本效益。

削減晶圓產量

為了應對虧損,英特爾已將晶圓產量外包給台積電等外部製造商,目標是將外包比例降至 20% 左右。這一舉措表明英特爾正面臨著晶片製造方面的嚴重限制。

昂貴的失誤

基辛格承認,這些失誤讓英特爾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表示,到 2023 年底,該公司已經花了 300 億美元來升級其製造設施。

向 EUV 的轉變

儘管遭遇挫折,英特爾仍然致力於其晶片製造業務。該公司正在投資於 EUV 技術,並預計到 2027 年左右實現盈虧平衡。

充滿挑戰的未來

英特爾重振製造業務的道路將充滿挑戰。該公司面臨著來自台積電等強勁競爭對手的競爭,並需要扭轉多年來決策失誤造成的負面影響。

英特爾代工業務的未來

儘管面臨重重困難,英特爾仍渴望重返晶片製造業的巔峰。該公司的未來取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 執行力:

    英特爾必須有效執行其製造戰略,避免進一步的失誤。

  • 技術進步:

    該公司需要繼續投資於 EUV 技術和其他創新,以保持其競爭力。

  • 產業合作:

    英特爾可能需要與其他公司合作,以應對其製造方面的挑戰。

  • 顧客滿意度:

    該公司必須贏回顧客的信任,提供高品質的晶片和及時交貨。

英特爾的代工業務正面臨著關鍵的十字路口。通過汲取過去的教訓並採取明智的決策,該公司仍有可能扭轉局面,成為晶片製造業的領導者。

相關文章

英特爾領頭推出 OPEA 企業 AI 平臺,推動創生式 AI 的未來發展

開源企業 AI 平臺 OPEA 的誕生:科技巨頭聯手打造 AI 革命

引言

在科技產業快速演進的時代,人工智慧(AI)已成為各個領域競相爭逐的關鍵技術。為此,英特爾和其他科技巨頭攜手推出「企業 AI 開放平臺」(OPEA),旨在加速 AI 系統的開發和普及。

OPEA:開放、可擴充的 AI 生態系統

OPEA 由 Linux 基金會旗下的 LF AI 和 Data 組織領導,致力於建立一個開放且可擴充的 AI 生態系統,使企業能夠輕鬆開發和部署健壯且可擴充的 AI 系統。這個平臺將匯集來自整個生態系統的開源創新成果。

OPEA 的目標

OPEA 旨在解決企業在採用創生式 AI 時面臨的關鍵痛點。創生式 AI,特別是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由於其從現有資料庫中提取價值的能力而備受關注。OPEA 將與業界合作夥伴合作,標準化框架、架構藍圖和參考解決方案等組件,以提升創生式 AI 系統的效能、互操作性、可信賴性和企業級準備度。

重點優勢

  • 技術中立:

    OPEA 在一個開放且中立的治理模式下運作,使不同技術供應商的解決方案能夠順利協作。

  • 創新催化劑:

    透過匯集產業領導者,OPEA 將促進開源創新和社群中的協作。

  • 企業支援:

    OPEA 的目標是開發符合企業需求的 AI 系統,提供可信賴、可擴充且安全可靠的解決方案。

  • 產業合作:

    OPEA 將與學術界、研究機構和標準制定組織合作,確保其與最新的 AI 進展保持一致。

科技巨頭集結力量

OPEA 由多家科技巨頭聯合創立,包括英特爾、Anyscale、Cloudera、Datastax、Domino Data Lab、Hugging Face、KX、MariaDB Foundation、Minio、Qdrant、紅帽、SAS、已由博通收購的 VMware、Yellowbrick Data、Zilliz 等等。這些產業領導者將共同制定一個願景,推動開放、多供應商且可組合的 AI 系統的發展,以滿足企業的多樣化需求。

英特爾的承諾

英特爾軟體工程事業部副總裁兼策略執行總經理梅麗莎·艾弗斯(Melissa Evers)強調了英特爾對孵化開源發展的承諾,以建立可信賴且可擴充的開放架構。她表示:「創生式 AI 正處於爆發的時刻,OPEA 在更廣大社群的支持下,將解決 RAG 採用和擴充的關鍵痛點。它還將定義開發人員創新的下一個階段的平臺,發揮創生式 AI 為企業和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潛在價值。」

邀請業界參與

LF AI 和 Data 基金會邀請有興趣促進開源 AI 和資料發展的組織和個人參與 OPEA 計畫,共同影響企業 AI 的演進。OPEA 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臺,使社群能夠協作、分享知識並推動創新。

結論

OPEA 的推出象徵著企業 AI 領域的新時代。它將帶來一個開放且可協作的生態系統,使企業能夠開發和部署創新且強大的 AI 系統,從而實現其數位轉型目標。透過聯合科技巨頭和廣大社群的力量,OPEA 將引領 AI 革命,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新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